不仅要“变魔术”还要教科学

时间: 2024-08-01 02:01:21 |   作者: 安博体育直播在线观看

  小学科学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:当教师把小苏打粉末倒进装有白醋的瓶子里时,许多泡泡会忽然出现,。

  小学科学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:当教师把小苏打粉末倒进装有白醋的瓶子里时,许多泡泡会忽然出现,一下子涌出瓶口。此时实验室里一定是“听取‘哇’声一片”。教师再把燃烧的小木棍放到瓶口,火焰旋即熄灭。在学生一脸迷惑中,教师的“魔术”表演圆满结束。

  “那些泡泡是从哪里来的”“为什么火焰会瞬间熄灭”……面对学生的探问,教师解释道:“这说明泡泡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,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,所以火焰熄灭了。这就是化学变化,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。”这样,一堂科学课就算是“圆满成功”了。

  但这真的是一堂反映了科学本质的科学课吗?这样的课上总会听到学生的疑问:“只要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会使火焰熄灭,凭什么说泡泡中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呢?”

  小学科学课中的化学教学如同魔术,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神奇,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,但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往往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,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视如魔术机巧“秘而不宣”。我认为这么做是不对的。

  育人要讲求时机。孔子所谓的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,就是要提示教育者抓住学生求知欲望最“炽烈”的时机施以教育。在小学科学课堂上,当学生的求知欲被“化学魔术”完全激发出来的时候,教师应当适时引导他们了解真正的化学知识,而不是因为教材中没有涉及元素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内容,认为即便讲解其中的化学原理学生也很难理解,就只得以“到初三你们会学到的”为理由敷衍过去,给学生一种隔靴搔痒之感。当好奇心在最旺盛的时候被屡屡忽视,学生就会进入抑制状态,消磨掉宝贵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。

  这不是科学教育应该有的样子,不利于发展学生科学素养。那么应如何帮助小学生探究化学“魔法”背后的科学原理呢?

  教师不妨大胆一点,对于基础化学知识不必“遮遮掩掩”,将这些知识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链接,帮他们了解元素周期表,从直观上认识常见的元素及其特性,知道常见的元素符号、分子式和结构式。比如,针对小学生挑食、体重超标等现象,教师能把淀粉、脂肪等复杂物质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展示给学生,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元素是以怎样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,引导他们发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营养的东西竟然是由相同的元素(碳、氢、氧)组成的,仅仅是元素数量和结构不同而已,从而理解“结构不同,形成的物质就会不同”的概念。同时,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淀粉、糖等食物摄入过多会转变为脂肪因此导致肥胖的科学原理,让学生初步懂得合理膳食的科学依据。

 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连接,让学生感知化学。生活处处是化学,比如做饭要使用天然气(主要成分是甲烷)。天然气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H4+2O2=CO2+2H2O。通过这一个方程式,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化学反应前后,元素的总数没发生变化,只不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分子不同罢了。教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必要性,进而了解最近市面上流行的“燃气灶聚火罩”的设计缺陷会阻碍燃烧时获取充足的氧气,由此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。再如,教师可利用厨房里安全的化学物质让学生认识酸、碱及其中和反应。比如在白醋和小苏打的中和反应实验中,教师能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以及物质反应前与反应后的分子式,让学生了解“涌出气泡为什么是二氧化碳”,同时指导学生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度,了解酸碱中和后溶液酸碱度的变化,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胃里反酸时吃点苏打饼干可以缓解胃部不适。

  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探寻原理解释,让学生在“知其然”的基础上尽量“知其所以然”,要超越“变魔术”的认知层次,将化学知识与学生既有经验连接,教授学生一些真知识,引导学生学点真科学。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大背景下,科学课上让学生学点真化学是需要科学教师格外的重视的。

  (作者系正高级教师、特级教师,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员)